您的位置: 武汉代放生网 > 助印放生 > >

西安哪里放生蚬子,延参法师文集:岁月五千年历史品西安

来源:未知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23-11-16 12:49   点击:344次
摘要:兴教寺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寺院,在世界宗教界占有重要地位,有着历史、艺术、文化和宗教多方面的价值。5、兴教寺内其他建筑于清同治年间悉被兵火焚毁,幸存

一、西宁公园放生飞禽

1、延参法师文集:岁月五千年历史品西安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之水在磅礴浑厚的黄土高原上一泻千里,奔腾不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挺立着他那睿智的轩昂身躯、默默地注视着这块由河渭之水激情浸润的帝王之州——西安。

3、西安,古称“长安”,“京兆”,与罗马、雅典、开罗并成为世界四大古都。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它是五千年泱泱华夏文明的缩影,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盛誉。

4、西安之古老历史遥可追溯到美好而遥远的6000年前的“青铜时代”,西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座城市。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开始的历史沿革中,从勤劳、朴实、智慧的周族人在这里建立起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开始,先后有十三个王朝近百个帝王在这里逐鹿霸业,渡过了他们充满神奇的激荡岁月和宫廷生活。天子之诏从这里频频发出,一代又一代的雄业霸主,用他们的智慧和权术驾驭着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帝国,在烟波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实现着他们大气磅礴的梦想。他们把这里当作演绎历史的大舞台,将中国的古典文明一步一步地推向世界文明的极致。

5、这片土地,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的使臣、商贾和中亚、西亚、南亚各国的使节客商往来络绎不绝;这里还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是万商云集,世人朝拜尊养的经济文化圣地。也正是从这里——昔日的长安,走出去一位僧人,用一双平凡人的双脚,以非凡的毅力徒步走过一百多个国家,把华夏灿烂辉煌的文明展现给了世人,同时又把异域文明带回祖国,到最后,用尽自己一生心血留给了世人一千七百多部重要佛经。当年的玄奘大师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当年的大雁塔却依然屹立在这块土地上,无声地看着日出月落、花开花谢,看着人世间的春秋更迭世事轮回,饱经风雨的大雁塔也就成为了西安的标志。

6、穿过历史深邃的时空长廊、俯身拾起几块陈旧的画像石,关中的一切无不给人以美人迟暮之感。黄帝亲手种植的古柏,依然枝繁叶茂,苍翠挺拔,历经风雨,见证了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繁华与沧桑,而黄帝早已乘龙升天,在天上遥望着他热爱的土地和子民;骊山的晚霞依然绮丽绚烂,而当年绵延三百里,气势宏伟的的阿房宫空留下遗址一片,令后人不胜慨叹;震惊了世人的秦始皇兵马俑依然雄赳赳地傲然挺立,而当初费尽心力不愿离世的秦始皇,终于还是静静地长眠于地底;华清池的温泉还在汩汩地流淌,而昔日一笑回眸倾国倾城的佳人已不再翩翩起舞,曾经的海誓山盟也早已在岁月的流逝中化为云烟散去。

7、西安就象一段千年不老的传奇,这里山川河流钟神造化,加以历史文化的长期辐射,使得西安的大地上不仅埋葬着无数价值连城的秦砖汉瓦和帝王将相的尸骨,而且还为中华民族贡献出了数不清的杰出人才:黄帝、周文王、武王、秦始皇、刘邦、李世民、武则天……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了不起的历史人物,西安的天空永远都不会寂寞。

8、漫步西安,就如同走进了一座上下数千年的历史博物馆,绚丽多姿,气象万千的风物名胜尽收眼底,栉次鳞比的现代摩天高楼与古色古香的帝王宫殿、塔楼和谐一身,它散发着一种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蓬勃发展的时代气息。西安,它充满了神奇,又充满了活力,走近它,我们会为历史遗存的完美博大所震叹,又会为现代建设的勃勃生机所感喟!这是一座日新月异的城市,这是一座永远年轻的城市,她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有人曾这样比喻:中国是一个参天大树,到了北京看到了大树的树冠,到了西安看到了深埋在大树下的树根。

9、行走在西安历史的天空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浓缩的中华五千年历史,我们感受到了昔日华夏大地的辉煌灿烂。曾有人说过,“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西安,这座永恒的城市,就像一部活的史书,一幕幕,一页页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西安的历史太厚太沉重,西安的大手笔太丰富太博大,随便列举一个地方,其硕大巍峨的光辉几乎都能照亮整个世界。在这片土地上,有太多精彩的故事,有太多辉煌的历史,让我们轻轻地走近这片神奇的土地,轻轻地抚摸这里的秦砖汉瓦,去抚摸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脉搏,去感受我们这个东方大国泱泱金光四射的磅礴与辉煌。

10、兴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也称护国兴教寺,位于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长安区杜曲镇少陵原畔,长安区樊川北原(少陵塬)。是唐代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长眠之地。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师圆寂后,葬于白鹿原,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为樊川风栖塬,并修建了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肃宗题:“兴教”二字,从此取名兴教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4月初,当地政府称因为丝绸之路申遗需要,西安兴教寺正面临大规模拆迁。此举引发西北大学李利安教授、星云大师、明贤法师、圣凯法师、诸多高校学子及大量网友呼吁有关部门慎重对待拆迁事件,引起佛教界、文化界等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家有关部门高度关注,导致兴教寺事件。

二、吉林哪里放生鲤鱼

1、兴教寺现由殿房、藏经楼和塔院三部分组成。大雄宝殿正对[3-5]山门,殿内供奉明代铜佛像和缅甸赠送的白玉石刻弥勒佛像各一尊,并有彩色宗教故事画。殿后[3][6-8]为讲经堂。藏经楼在东跨院,为二层楼:一层陈列有关玄奘法师的画像和书画,以及周恩来、尼赫鲁等领导人瞻仰玄奘法师墓地的照片;楼上珍藏大藏经等数千册经书及用巴利文写的《贝叶经》残片。西跨院又称慈恩塔院,是为玄奘法师及其弟子园测和窥基遗骨安葬之地。建有并列的三座舍利塔,“三塔”已距今1344年,三座塔之北的慈恩殿内陈列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的石刻像等。这是一处凝聚着中印友谊的佛教寺院。

2、唐末,兴教寺因战乱被烧毁,唯一幸存的是玄奘和他两位弟子的舍利塔,东边是玄奘上坐弟子圆测的舍利塔,西边是玄奘另一位上坐弟子窥基的舍利塔。玄奘弟子有上千人,怎么唯独这两人能享有此等荣誉,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西安哪里放生蚬子,延参法师文集:岁月五千年历史品西安

3、传说玄奘从印度回来后,就在慈恩寺内潜心译经,尽管他不分昼夜地工作,然而单靠他一人何年何月才能译完600多部经卷呢?于是玄奘决心物色几个有志于佛学研究的人,能将自己的事业继承下去,一天玄奘在安上散步,偶然遇到一位气度不凡的少年,经寻问,得知他是唐开国元勋尉迟恭之侄。玄奘决心收他为徒。太宗知道后,赐他道法名窥基。他聪慧好学,刻苦钻研佛经,很快学会了梵文,他不但成为玄奘译经的得力助手,而且撰写了多部佛学著作。

4、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以后,倾注全部心血译经19年,公元664年圆寂于玉华宫。遗体运回长安,安葬在西安市东郊白鹿原上。白鹿原地势很高,在皇宫内的含元殿就能看到。唐高宗非常敬重玄奘,将其奉为国宝,为他的去世曾经举朝致哀。诏令将玄奘的遗骨于总章二年(669年)迁葬到长安以南的少陵原上,同时修建寺院,以资纪念。寺被命名为“大唐护国兴教寺”,为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唐肃宗为玄奘的舍利塔题写了塔额“兴教”二字,寓意大兴佛教。之后千余年间,几度枯荣,历尽沧桑。

5、兴教寺内其他建筑于清同治年间悉被兵火焚毁,幸存玄奘和两个弟子的舍利塔。三塔呈山字形排列,中间最高的一座是玄奘灵塔,造型庄重稳固,装饰简洁明快,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座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塔身通体用青砖砌成,作四角锥体,高04米,共5级,平面呈正方形,底层边长5米。二层以上塔心实砌,玄奘塔造型庄重稳固,装饰简洁明快,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座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塔的底层北壁镶有唐文宗开成四年刻的刘轲撰文《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并序》。塔底层南面有拱形券洞。龛内有玄奘的泥塑像。玄奘塔左右各有较矮小的砖塔一座,均高7米,都是3级,底边长2米,分别为玄奘弟子窥基(西)和新罗王之孙圆测(东)的灵塔,造于公元682年和公元1115年。

6、注:窥基原名尉迟洪道,是尉迟敬德的侄子,17岁出家拜玄奘为师,唐太宗赐他法号窥基。他聪慧好学,很快就能帮助翻译经文。50岁时,去世在译经院的书案旁边。

7、圆测是新罗(朝鲜)王的孙子。随遣唐使来到长安,他精通梵语,熟悉汉文,后拜玄奘为师,是唯识宗的继承人之临终前,嘱咐弟子将自己陪葬在师父的舍利塔旁。

8、兴教寺自建成至今千余年间,几度枯荣,历尽沧桑。建寺约百年之后,即“塔无主,寺无僧”。唐文宗太和二年,重修塔身。清同治年间(1862——1874)遭兵燹,除三座舍利塔外,全寺付之一炬,几成废墟。1922年寺僧募修大殿、僧房十余间,又先后由朱子桥、程潜增建及修葺塔亭、大殿、藏经楼、山门等,并补修了三塔。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两次拨款整修。1982年以来,又进行了全面修缮、增建。1983年,兴教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现兴教寺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禅堂、藏经楼等。

9、2013年4月10日,媒体报道埋有唐代高僧玄奘大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正面临大规模拆迁。当地政府给出的拆迁原因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因为联合申遗名单上只有兴教寺塔,不包括寺庙内其他建筑。据媒体分析,申遗拆迁的背后,是以副市长商人段先念为首的著名曲江系公司的商业运作。兴教寺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寺院,在世界宗教界占有重要地位,有着历史、艺术、文化和宗教多方面的价值。当地政府的这一举动,引发西北大学李利安教授、星云大师、明贤法师、圣凯法师诸多高校学子及大量网友呼吁有关部门慎重对待兴教寺拆迁申遗,引发了佛教界、文化界等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引发兴教寺事件。

10、2007年开始,西安市开始将兴教寺纳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范畴。但当时只提到寺庙进行环境治理、周边道路硬化等,没有提及拆迁。


参考资料

标签: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