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时该说什么话,第012集什么时候该放下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3-08-30 浏览:871次

一,安徽寺庙放龟视频

1.欢迎大家继续收看《学佛解惑》。现阶段,我们和你谈的话题是:“什么时候该放下?”。

2.如果你没时间看前面几集,我们在告诉你,放下这件事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有很多智慧可以分享给你。我们说放下这件事,用面朝山的例子给大家解释。一般来说,我们说面对大山,首先要相信住在山上的好知识真的能帮助我们,所以我们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面对大山,所以第一阶段一定要相信。第二阶段,除了相信,还要做好自己调整自己的准备,这样才能下一步上山,所以这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我们要准备,开始迈出我们的步伐,上山。第四个阶段是最后一个阶段。在到达寺庙的山门之前,那一段的山路是最陡的,也是最难爬的。这时, 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毅力,坚持不懈地攀登它。爬完最后一个阶段,就可以进山门拜访善知识,求此妙法了。所以我们用这四个面向山的阶段来说明放下。

3.在之前的几集里,我们跟大家讲了信仰的第一阶段,就是相信自己真的可以放下。我们用手举起过一个很重的东西,然后会体验到瞬间把它放下。当我们举起它和放下它的时候,我们会体验到这种感觉。通过这种感觉,我们会对放下的力量建立起基本的信任。这是我们第一阶段讲的,相信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第二阶段,我们说要做好自己的准备,也就是通过无常;那个时候,我们要告诉你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从我们自己的身体,从我们的心理,甚至推而广之,去看待每一个人。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在以这样一种无常的方式变化着,整个宇宙也是如此。通过这种观察,从这种观察中,我们可以肯定地告诉自己,甚至在我们的思想之间, 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到,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变的观念,可以牢牢地扎根并固定下来。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说,我们有了基本的实力,可以继续爬山了。

4.这部分我们上次特别提醒了大家。我们在这一部分说了,很多人往往把这种对无常的观察,作为佛教非常重要的教导。其实我们想告诉你,“无常”并不是佛教的专利。我们只需要看看佛的世界。在古印度,除了佛教,其他教派的这些信徒(教派很多)其实对“无常”有相当深入的描述。至于我们看到当今世界的其他宗教也描述过无常这个事实。比如在西方宗教中,信徒也被告知:“你在这个世界上看到的一切都是暂时的,你真正能永久拥有的都在上帝的天堂里。”这意味着,这种对生命和周围一切的无常观察,并不是佛教独有的;所以当然不应该说无常是佛法的真理,也不应该这么说。事实上,无常只是一个基本的观察,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把无常观作为爬山的第二阶段,也就是修炼,准备好自己,这样才能爬山。如果你理解了这一段,我们今天继续,继续看第三段。

5,第三段,第三段面向山,是真的要去爬山。这个爬山过程呢?你应该学的第一件事是开始学习佛教的教义。当然,这部分学到的教义名称也很多。我们只是简单的告诉你,这部分有两个核心和核心概念。第一个概念就是所谓的“五蕴空性”。先说一件事,就是说,先说五云里的“空”字。一般的学者对“空”字往往无法达成一致,因为确实佛教的“空”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比如我们说,在菩萨道中,我们修行渐行渐远,就会对“空”有不同的理解。至少,我们都能分辨,比如《楞严经》里说的七种空义。当然,目前你只准备爬山, 所以我们应该暂时抛开很多“空”的深刻含义。我们先来定义一下我们这里所说的“空”,也就是说,它并不意味着一种实质性的存在。比如在《阿迦玛》中,佛陀曾经告诉他的弟子,如果我们看到一个脚手架,那么佛陀让他的弟子说,请看看这个脚手架下面,现在有什么东西吗?有没有什么等等?弟子回答:没有!现在你可以看到下面的脚手架是空的。好吧!那么这就是最基本最基本的“空”你所想的,你所想象的,或者你所执着的,其实并没有你所想象和执着的成分在里面,所以这就是所谓的空的意义。

6.那么我们在这里,我们想和你谈谈。所谓“空五蕴”,已经讲过空的含义了。请用我刚才讲的空的意思暂时理解一下。也就是说,意味着没有你想要的,或者你执着的东西。回过头来看“五蕴”这个词,“五蕴”其实是在前一个阶段,所谓潮汕在准备自己的力量的时候,我们已经要求大家去观察自己的身心,去看无常的实际运作和实际情况。这次呢?在这个阶段,当我们准备上山深入佛法的时候,我们此时所说的五种内涵,其实就是前一阶段所说的身心。五蕴有五个内涵,即色彩、接受、思维、 行动和知识。随着我们上山,随着我们了解的越来越多,我们会对每一个内涵有更深的理解。但现在你刚开始爬山,我们要求你直接定位为“云”最基本的道理,即色云讲的是我们的色身,是我们的身;收、思、行、知四个内涵都是指我们的心理——心理层面。痛苦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感受,思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我要吃饭,我要走路,我要做点什么。“ok”也就是我们在操作心理学知识的时候,一系列的变化叫做动作。但是对于我们的基本认识,我们先定位为最简单的,就是做什么。比如身体起来做了一件事;嘴是我说的,就是我说的;意味着在这段时间里,我思考过我的计划, 这就是我的意图。最简单的理解方法就是用身、口、心三个方向。最后一个知识,“知”在佛教中其实是一个非常深刻而丰富的词;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不妨把它看成是我们对世界万物的认知,包括我们自己,目前的一种认知状态。

7、所以我们说,受苦:我们的感受。思考:我们想做什么?好的:这是我们用身体、嘴巴和思想所做的。知识是我们对自己乃至周围环境的了解。这种接受、思想、行动和知识构成了我们所有所谓的心理和精神运作;虽然这是第一浅,但是第一浅【副标题是“第一浅”,应该是“最浅”?30],而且省略了很多微妙的内容,但是在开始的时候,当你准备上山修行佛法的时候,这个应该就够了。这就是五蕴。那么,我们把“五蕴”和“空”这两个字结合起来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要说五个内涵——色、受、思、行、知。我们首先要建立一个基本的认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己所做的,所感受到的,所经历的自我。至于我, 我从头到尾只有这五项的内容。很多初学者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你必须从心里确定,你对我的感知、体验、认识,真的是这五个内容——色、纳、思、行、知。你要先确立我的全部是五蕴的内容,然后,我们讲五蕴的空性,就会有实质的力量。

8,也就是说,当然这种意识必须和色彩积累这件事分开(为了自己的色身);然后你也要对自己的感受有个了解,等等。切实可行的做法是,不要再像我们前一阶段那样,只是放下身心,只是观察;在这个阶段,因为要练习,要更细致,所以要直接根据色彩、接受、思维、行为、知识去观察每一个寓意。比如在“接收”的情况下,我们建议要有一段很好的时间去观察我们所有感情的情况。同样,对于“思考”这件事,我们也要有一段时间去好好观察和体会“思考”的内涵。这就意味着,相对于上一段,上一段只是对身心的一个非常粗糙和笼统的观察,但在这个阶段,如果你想起来练习, 你必须深刻理解五蕴和每一个。其中,最重要最重要的有三件事。对你来说,有三件事,就是色蕴,就是你要很好地观察色体的状况,然后言外之意,言外之意就跟着来了;苦与思,就是你的苦,这是什么感觉,什么是思?这听起来很容易说,但是普通人往往不会想到去做,因为普通人所说的日常生活中的觉知,最多也就是我这个水平,所以对我的觉知比较细心的人可能会把它拆分成你的身体和你的头脑。但很少有人会直接或单纯的“接收”或“思考”去体验和观察。但是,这是我们要想在佛教修行中掌握五蕴,必须要有的基础功夫。

9.我们说当你仔细观察五种内涵,尤其是色彩内涵、接受内涵、思维内涵的时候,那么你就要仔细观察:它们为什么是空的?我们说里面的空,就是指里面的空,就是说它没有你原来想象的性质,或者你原来坚持的性质。比如我们刚才说了,前一阶段让大家观察无常的时候,说最后要能认清自己的心理状态。没有时间是不变的,所以这次我们就切换到第三阶段;现阶段我们准备上山,准备抢修。这个时候,我们要大家做的就是看你的“接纳”,比如说,“接纳”的内涵。它有没有,是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它是不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如果你能理解为真的是这样,还有“守”字 真的是这样的变化吗,我想问:这个时候你还会觉得“寿”这个东西是那么的真实吗?

10.同样的,回去的时候,不妨自己练习一下。对于“想”得好,一段时间,你会深入观察。从表面上看,我们每个人的想法似乎都是一致的,比如有什么固定的想法等等。但如果你深入观察,必然会观察到“思考”这件事,其实和我们前一阶段讲的一样。本质上也是在变化的,但不深入看,你会以为是一样的,其实每分钟都不一样。例如,我决定了我想去哪里旅行。就这件事来说,也许大家会认为,说:我要去旅行的想法,从我出发,到了那里,实际上去了我旅行过的地方,就没有改变过。否则!因为你想旅行的想法,如果你仔细看仔细观察, 从来没有一个单一的想法可以具体完整地描述你想去哪里旅行的内容。其实仔细看的话,想法本身就是由很多想法组成的。当它呈现在你的脑海之下,你只会感受到一个模糊的概念“我要去哪里旅行?”其实当你打开它看得更深的时候,你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微妙的想法,共同构成了“我要去那个地方旅行”的模糊内涵所以如果你能观察到这一点,你就会知道思考这件事其实是由很多“想法”组成的;而很多“思想”本身就是这样变化的。我想问:如果你真的看清楚了他们的变化情况,你能说出哪一个念头、思想或事物,那个念头会很真实吗?因为如果它就在你面前,你可以确定它是这样变化的。哪里能说哪个思想是稳定的存在?因为所有的真情流露, 它的前提是,它必须是一个坚固的存在;如果不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你就不能说你确定它是真的。

第二,广州将捕获的动物放回野外公司有哪些地方?

1.我们前面讲的接收和思考,其实和色体的观察是一样的,对颜色的观察,接收和思考,对于刚开始修行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只要你深入做到这一点,你心里自然就有把握了。原来色彩、接受、思考这三个内涵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真实。这和前一个阶段我们说要储备自己的实力,看那个阶段的无常有本质的不同。我们前一阶段观察到的经验是,没有什么,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变的。这是前一阶段我们应该对自己肯定的。但是,在这个阶段,当我们深入实践的时候,我们的重点应该是,这五个分别构成我的集合体,已经不以真实的方式存在了。它的关键点是它不再那么真实, 而且因为这种关系,你原本以为是这么真实的性质。虽然它执着于变化,但这种对它真实存在的错误看法会慢慢淡去,慢慢消失。这就是我们现阶段要做的所谓“五蕴空”。因为“空”这个字,我们一再告诉你,这是空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还有一个空,现在我们可以紧扣这个字:“空”是什么?就是没有你所想的真实本质,这就是这里的“空”。所以,在这个阶段,你要学会掌握的是,五蕴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真实,这是对五蕴最简单的解释。

2.其他内容我们下次再说。

放生时该说什么话,第012集什么时候该放下

3、放生是为了救人;

4.放生是为了拯救那些被俘虏、被抓、被屠杀、濒临死亡的人的生命。众生最宝贵的是生命能重获生机,保命。他们最感恩,所以有大功德!

5、紧急放行:

6.放生不同于其他功德。就是随时拯救生命,随时让被屠杀的生命重获生机。这是一个紧急行动,就像医院紧急急救一般,一个瞬间,一个完整的动作,就能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所以功德很深。

7、释放就是同情:

8.佛心是大悲心,这是学佛的根本,而解脱是一种解除众生痛苦,以慈悲救赎众生的行为。释放可以滋养我们的慈悲心,在释放的过程中,慈悲心得到最大程度的培养。常释放,慈悲心常增长,也更符合佛心,更容易感受到与佛的道缘,更容易成就佛业。

9、释放就是意识:

10.与我相比,任何众生的佛性不过是不可或缺,所以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而珍贵的。在放生中,让我们体会到,众生皆知怕死,都是趋吉避凶,都有喜怒哀乐。与我相比,他们完全一样;一切众生都是真正的佛,一旦业力穷尽,将来都可以成佛。所以救一个众生就像救一个佛,相当于救一个未来的佛。


参考资料

标签:

热门文章
全站热点
精彩看点

Copyright © 2002-2030 武汉代放生网 鄂ICP备2023001930号-3 武汉代放生网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