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放生去哪里放生好?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让我们珍惜宝贵的光阴,在佛法中汲取营养,点亮心中的智慧之灯,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印光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三祖,一生淡泊名利、精勤于道,专以念佛法门接引众生。常劝人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敦伦尽分,相信因果,老实为人。
用佛教专业术语来说,“好心”就是“善心”,即与惭愧二法及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等善法相应而生起的心。
对此,印光大师结合日常生活作了很浅显易懂的解释:存好心者,是说所有逆天而行、有悖伦理、损人利己等恶念,都不可以起。一旦生起,应当立刻生惭愧心,忏悔除之。凡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利人利物之心,应当经常存在心中。对于力所能及的善事,要认真践行。暂时还做不到的,就先让自己时常存此善心,随喜他人修善。
《大般涅槃经》中这样解释:“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有惭愧故,则能恭敬父母师长;有惭愧故,说有父母兄弟姊妹。”
无贪善根:于色声香味触五欲境界不贪不著、不爱不乐。此无贪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之根本,故称无贪善根。
无嗔善根:于一切众生不生愤菡,不欲损恼。此无嗔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之根本,故称无嗔善根。
无痴善根:于一切诸法皆悉明了通达,能了知善法、不善法、有罪法、无罪法等。此无痴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之根本,故称无痴善根。
“存好心”三字,易说难做。
历史上有一则白居易访鸟巢禅师的公案。禅师在一棵古树上搭小窝棚而住,故得名“鸟巢禅师”。白居易前去拜访求道,禅师告诉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说:“三岁小儿都知道。”禅师说:“八十老翁行不得。”二。广西哪里允许放生鱼?
就在这一问一答当中,白居易不仅增加了对鸟巢禅师的敬佩,更从中领悟到修习佛法的真谛,懂得如何真正在心性上下功夫。于是,他在晚年写下一首关于念佛的诗:
何以度心眼,一句阿弥陀佛;行也阿弥陀佛,坐也阿弥陀佛;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佛;达人应笑我,我且阿弥陀佛;达又作么生?不达又如何?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佛。从此诗中得到启示:存好心、修善法,念佛是最方便可行之道。心中有佛,为人处世即存佛心。巧把尘劳为佛事。个人事、家庭事、国家事,事事做好。事事做好,心不粘着,欢喜自在。正谓:“一句阿弥陀佛念在心,惭愧忏悔增善根。事事明白智慧开,处处圆融自在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