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武汉代放生网 > 城市分站 >

朝阳哪个地段放生

2023-04-21 08:02 来源:未知

出自净土法门法师《地藏经讲义》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中,阎浮提内,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一切人等,及异姓种族,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与读诵此不思议经典,更为念菩萨名,可满万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报,便得解脱。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若是承福生者,转增安乐,及与寿命。】

这是说生产时候应该如何修福。这一类的事情,在现代卫生医药比过去发达,状况比过去好转太多了。在古时候,特别是在农村落后的这些地区,生产实在是性命交关的大事。所以佛在此地特别提出来,教给我们怎样修学,怎样能保住母子的平安。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一家人关系非常密切,决定有深厚的因缘,不是偶然聚合的。因缘非常复杂,佛将这些复杂的因缘归类,结归四大类,这就是经上常讲的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所以它聚集成为一家人。父子兄弟姊妹,总离不开这个关系,宿世的因缘这才变成一家人,谚语里面常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这话很有道理。可是觉悟之后,你的一家人就变成法眷属,这个好,无比的殊胜。不觉悟,这一家人是恩怨辗转相报的一个场合,那真是叫苦不堪言。毕竟报恩的少、报怨的多,还债的少、讨债的多,所以世间人的一生,所谓是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我们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事实。所以儿女之来,一定要懂得他宿世的因缘。

果报是平等的,无论富贵贫贱,经里面所举的“刹利”,这在印度过去是王族,“婆罗门”这是在社会上有崇高地位的宗教家,“长者、居士”都是有福报的。底下讲“一切人等,及异姓种族”,包括的范围就很广,将印度四姓阶级统统包含在其中,我们中国人讲的贫富贵贱。无论哪一种身分,无论哪一种地位,生产决定是不能避免,而且生产所受的痛苦是平等的,富贵人家照顾周到一点,贫贱人家照顾差一点。总而言之,这个苦是不能够避免的。佛教给我们方法,“七日之中,早与读诵此不思议经典”,这早读。最好如果家里人对佛法能信仰,能够接受佛陀的教诲,应该在什么时候读?怀孕的时候就读。每一天读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或者念一千声地藏菩萨名号,要以真诚恭敬心来念诵,福报就很大了。纵然怀孕的小孩是来报怨,冤家债主来的,你能够这样照顾他,怨结就化解了。你对他有恩,他就不报怨,他来感恩,转变要从一开端。这个地方说的是最低限度要在生产七天之前,当然你提得愈早愈好。所以我们了解这个道理,知道这个方法,最好是能够在怀孕的时候就读,就依照这个方法修行。做母亲的人,心平气和,真诚恭敬,清净平等,起心动念决定影响胎儿。在现在用科学的理论来说,大家更容易明了,这也是属于波动的现象。

在佛法里面讲,像西方极乐世界一切万法都放光明,不但人身上放光,万物都放光。其实极乐世界光明遍照,我们世间又何尝不放光?假如我们世间所有一切人物,不像西方极乐世界那样光明遍照,一真法界就讲不通了。哪有这个地方光特别大,那个地方没有光,那怎么能讲得通?一定要晓得一真法界包括我们这个法界在内,不是说离开我们这个法界之后,另外有个一真法界,没这个道理!经上讲的是一桩什么事情?那个地方光明遍照,大家都能够亲身感觉到,我们这个地方光明遍照我们没有感觉,就这么个道理,不是光明不照。我们为什么没有感觉?心不清净,心太乱了,妄念太多了,所以这个境界你见不到;不是没有,跟极乐世界跟华藏世界无二无别。用现在物理的讲法就很容易理解,光是什么?光是波动产生的现象。只要动就有波,现在科学家称之为波,我们佛家叫光,光就是波动。所有一切物质现在都知道,物质怎么组成的?分析到最后变成原子、电子、粒子。这些基本的物质它是什么样状态?动的。佛不需要这些科学仪器,佛看得很清楚,现在最先进的仪器还观察不到的,佛都看得很清楚。佛给我们说出这个现象,他老人家所讲的委曲婉转,说出这个真相出来,没有人相信、没有人接受。所以那个说法就很微妙、很高明,我们称之为善巧方便。

……

由此可知,这一个神识来投胎他有念头,他有念头他有波动,所以母亲起心动念、一切举止就影响他,所以中国古时候讲究胎教,道理就在此地。我们懂得古书里面讲的胎教,说了一些原理,但是说得没有这么详细,没有这么透彻,我们读了半信半疑,不知道这个影响的严重性,不晓得!我们今天明白波动这个事实真相,就晓得起心动念影响胎儿太大太大了,所以作母亲在怀孕期间这个阶段当中,起心动念都是善的、都是清净的,胎儿受利益就太大太大了。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儿女好,孝子贤孙。怎么教他?在怀孕的时候,我们自己要行孝、要尽孝,孝的波就影响他。我们修净,修清净、修福,这才真正叫他种下了深深的种子,不是没有道理,决定不是迷信。

……

这一段是讲生产,念这个经有好处。念经如果对经典里面,所说的理论方法境界能够明了,力量就更殊胜。因为你明了,你读的时候随文入观,平常我们境界转不过来,至少在读诵的时候境界能转一点,你能转个一分、两分都能产生效果,效果都在波动里面显示出来。如果体会得更深,平常能够依教修行,力量就不可思议。下面讲果报,“是新生子”,出生的小孩,或者是男孩或者是女孩,“宿有殃报,便得解脱”,过去生中他要是造的有罪业,这一生要来受报,这个罪业就消掉了。确确实实给这些婴儿消除业障,这个时候消除业障好消。小孩长大了,他一天到晚胡思乱想,那时候你想消除业障,帮不上忙。这个时候他完全听话,所以消除业障都要在这个时候。于是我们才体会到,古圣先贤讲的胎教是多么重要,这是佛门讲的胎教。下面说“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这个小孩业障消除,灾难也就消除了,很好养,他寿命增长。假如这个小孩要是承福而生的,他过去生中修的福,就是我们讲他报恩来的,跟父母过去生中有恩德,自己也修福。“转增安乐,及与寿命”,你能够这样教导他、帮助他,他福报就更大,寿命就更长。

本性禅师谈肉身菩萨慈航禅师传奇(连载三)

关房初访

有一天,达心法师对谢冰莹说:“谢先生,你整天写文章,太累了!为什么不多休息休息呢?上山去看看慈航老法师吧,你一定很崇拜他的。”

“现在,我的脑子里不干净,都是些小说里面的人物在活动,我要等小说写完,六根清净了,再去看老法师。”谢冰莹婉拒了。

其实,谢冰莹的心里也不时在想:这位倍受性如法师、达心法师崇拜的慈航禅师到底是什么人呢?

《红豆》完全修改了一遍后,谢冰莹就怀着朝圣一般的心情,带了女儿莉莉前去弥勒内院拜访慈航老法师。

这次在弥勒内院接待谢冰莹的也是由大陆来台投奔慈航禅师的青年学僧自立法师。

自立法师,来自江苏泰县,曾就读于设立在泰县城中光孝寺香雨楼的光孝佛学研究社。他从佛学研究社一位名为广净的法师手中得以读到《慈航法师演讲集》,被慈航禅师大众化的弘法风格所折服。1948 年春,他逃离故乡入杭州佛学院就读,遂以“自立”为化名给远在南洋的慈航禅师去信,慈航禅师回信并附信寄来五十元,这让自立法师深受感动和鼓舞,从此正式改名为自立。1949 年在征得慈航禅师同意后,自立与幻生、唯慈等法师一同入台亲近慈航禅师。

见到自立法师,谢冰莹不免先客套一番,询问性如法师以及弥勒内院的一些情况。

自立法师告知慈航禅师正在闭关。

尚未深入接触佛教的谢冰莹对闭关虽有所耳闻,但这次还是第一次这么切身地看到,她问:“闭关是怎么回事呢?”

自立法师说:“

闭关修行是我们中国佛教传统中备受推崇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让修行人暂时摆脱团体生活中的各种不便,在关房内通过自行修持、阅藏等提升自身各方面的水平。

这位自立法师果然是读过佛学院的,回答得一丝不苟。

自立法师接着说:“一般来说,闭关者在进入关房时要举行闭关仪式,而且在关房内也需要安排相应的功课。”

实际上,闭关是僧人的大事,不仅要求闭关者有顽强的毅力,也需要有一定的修学基础。

莲池大师《竹窗三笔·年少闭关》告诫说:

闭关之说,古未有也,后世乃有之,所以养道,非所以造道也。且夫已发菩提大心者,犹尚航海梯山,冒风霜于百郡。不契随他一语者,方且挑包顶笠,蹈云水于千山。八旬行脚,老更驱驰;九上三登,不厌勤苦。尔何人斯,安坐一室,人来参我,我弗求人耶?昔高峰坐死关于张公洞,依岩架屋,悬处虚空,如鸟在巢,人罕觐之者。然大悟以后事耳!如其图安逸而缄封自便,则断乎不可。

谢冰莹对此极有兴趣,仔细地倾听自立法师的介绍,她问道:“闭关得大半年不出门,那不是特别的辛苦?我曾经听说弘一大师闭关著述,那可真是了不得啊!”

自立法师自豪地说:“辛苦是当然的啦!我每次提水送饭给老人时,从窗子向关房里看,没有一次不见老人在那眼不离书、手不停笔的埋头苦干。我们老法师一生曾三次闭关呢。”

谢冰莹问:“那这次是第几次?”

“第三次啦。”自立法师说:“老法师58 岁时(1952 年),因为随同甘珠活佛巡回弘法台湾返回,决定闭关礼诵《法华》,这年九月十九日在弥勒内院开始了他第三次的闭关。”

“老法师闭关是为了写书?”谢冰莹想起自己住进静修禅院的动机,是否也是他们所谓的闭关?

“当然,不过这次闭关的目的和之前两次不同,主要是两方面的安排:一是想借此完成他此前预定的著作,二是他想借助关房的窗口来给学僧们上课。因此,老法师自嘲这次闭关是挂名的。”

谢冰莹疑惑地问:“为什么说是挂名的?那我们今天拜访老法师方便吗?”

自立法师说:“因为他在关内还授课啊。有人就批评老法师身居关内,心驰关外,老法师回应他们说:闭关自度,说法度他,岂不一举两得吗?所以他在关内也接待学僧和来访的客人啦。”

谢冰莹若有所悟地说:“原来如此!”

她心里正在想,这位老法师该是怎样的人物,做事情竟然如此与众不同呢。

随后,自立法师带着谢冰莹母女到了关房前。那是一间不起眼的小屋,门上贴了封条,只留一个可开闭的小窗口。

自立法师用锤子轻轻地敲了一下小钟,慈老法师那张充满了慈祥的圆圆的笑脸,就在小小的窗口出现了。

彼此寒暄之后,慈航禅师就搬出一本很大的相片簿并指着他在南洋的徒弟王弄书、毕俊辉两居士说:“这两位女居士,都是在南洋很热心弘教的,你将来去南洋时,一定会认识她们,而且会成为好朋友的。”

“我恐怕没有机会去南洋。”谢冰莹回答他,视线仍然落在相簿上面。

“会去,你一定会去的。”

看见谢冰莹带着小朋友莉莉,老法师开心极了,马上给她两个大苹果,并且说:“这位小朋友很聪明,将来她会周游世界的。”

慈航禅师的话语总像是一种预言,谢冰莹也只好不置可否。

忽然,慈航禅师对谢冰莹说:“谢先生,我希望您辞去师大的职务,来山上做一件工作。”

“什么工作?”

“把佛经上许多故事,用白话文译出来。”

“非常抱歉!我对于佛教太没有认识了,佛经上有许多字我都不认识,怎么可以翻译呢?”

“我会告诉你的,只要你发心来做就好了。”慈航禅师很诚恳地说。

“我很愿意跟老法师学习,做您的学生,可是我目前要负担家庭的生活,还不能上山。”谢冰莹委婉地谢绝了。

老法师语重心长地说:“佛教的教义,要普遍到民间,必须要大众化的文字,能令小学生读给八十岁的老婆婆听懂才行。”

他继续说:“我想编一部《佛学白话丛书》,把藏经里面的许多材料,用小说、话剧、诗歌、传记、童话、寓言的体裁,编出很有趣味的小丛书来,贡献每一个角落的人们去阅读。”

“是的,现在还不是你上山的时候。我知道,这时候要你写有关佛教方面的文章,你是很勉强的。不过将来有一天,别人不向你索稿,你也会主动地写的。”

慈航禅师接见了谢冰莹母女,并且预见了母女二人未来的经历,后来这些都一一应验了。1957 年8 月,马来西亚霹雳太平侨校联华高级中学想从祖国台湾聘请教授国文的教师,遂得到友人的推荐,谢冰莹带着女儿前往南洋, 与王弄书、毕俊辉二居士真的成为了好朋友;1960 年816 两岸慈航 一位肉身成就者的人间传奇月,她只身返回台湾,莉莉则留在南洋继续完成学业,后来果真环游了大半个世界。

实际上,慈航禅师对谢冰莹早有关注。第一次拜见结束后,慈航禅师赠送了谢冰莹一本亲笔签名的《菩提心影》,当时她并没有打开细看,等到坐上公交车之后才随便翻开,就在那一页发现了自己的名字。原来慈航禅师把谢冰莹北阀从军的那段事迹,例举出来,勉励青年妇女努力报国。

在谢冰莹的印象中,慈航禅师慈祥、和蔼、诚恳、热情,眸子里放出智慧、博爱的光辉,使人一见就有亲切之感。这种印象应是当时见者一致的,无怪乎达心法师、性如法师等屡屡劝谢冰莹早点去会见慈航禅师,他们总是说:“你一定很崇拜他的!”

大概在第一次会见慈航禅师之后,谢冰莹在《觉生》第47 期发表《慈航法师印象记》,其中感慨地说:“的确,慈航法师太像弥勒佛了!他披着一件金黄的袈裟,精神饱满,眼睛奕奕有神;说起话来,声音洪亮,发人深省。”

标签: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