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武汉代放生网 > 城市分站 >

迪庆放生公司排名

2023-05-05 08:36 来源:未知

一代高僧:会泉法师

释会泉,名明性,别号印月,自署华满,晚年自称莲生道入,福建省同安县人。同安邻近南安县,同隶闽南,在清季的同、光年(同治末年到光绪初年)数年之间,南安、同安接连出世了几位高僧。如早年到南洋弘化的转道法师,出生于光绪六年(1880年) ;在厦门南普陀寺创办“闽南佛学院”的转逢法师,出生于同治十三年 (1874年) ,而会泉法师,也出生于同治十三年。

会泉法师俗姓张,父名善绩,母亲吴氏,住在同安乡下,务农为业,家贫。所以,会泉法师自幼失学,靠自修而认字,更不幸的是他7岁丧父, 13岁丧母.益发使少年的会泉法师感到身世飘零,人生如梦,而有出家之想,于是在他19 岁那一年,依厦门虎溪岩温善和尚剃度出家。第二年,到漳州龙溪南山的祟福寺,礼佛乘和尚受具足戒,并依佛乘和尚学律,复不时到南普陀寺向喜参和尚请益,学业乃日有长进。

他从 21 岁开始,出外参访诸方尊宿.曾朝礼南海 普陀山,参访过印光大师;也曾于天童寺听谛闲法师讲 《法华经》,并入禅堂,参究上乘。还听过幻人老法师讲《楞严经》。 24 岁参访金山焦山寺,于金山禅堂,曾与虚云和尚同参,那是光绪二十三年 (1897年)初春的事情。后来到大通听月霞法师讲《楞严经》,兼学贤首教义,又上九华山,朝礼地藏王菩萨真身塔。如是各方参访8年之久,见识及学问均有大进, 28岁回到厦门南普陀寺。

他在南普陀期间,襄助喜参和尚弘法传戒。32岁时,再赴宁波天童寺,听道阶法师讲《阿弥陀经蒙钞 》、《唯识三十论》及因明等论,并与圆瑛法师同研究因明三支比量、唯识法相之学。前后为 1 经年。返回泉州,旋应南安雪峰寺的邀请讲《楞严经 》。 37 岁创办了“虎溪莲社”,禅净双修。是年秋,朝五台山礼文殊菩萨, 返回途中,在宁波与圆瑛、太虚二法师见面,共同讨论如何振兴中国佛教。这时是宣统三年 (1911年),未几民国肇建。1912 年,应台湾佛教人士的邀请,乘船到了台湾,与佛教界人士见面,并在基隆的灵泉寺讲 《金刚经》。

由台湾回到闽南,未久,接任泉州承天寺住持,后来在寺中设了一所优昙初级学林,僧俗兼收,施以普通及初级佛学教育。1921年,当时在新加坡弘法的转道法师,发愿重修泉州的千年古刹开了寺,圆瑛、转逢二师亦参与其事,并请会泉法师就近协助。

1924年,南普陀寺的住持转逢和尚(他是喜参和尚的法嗣,鲜喜参出任南普陀住持),立志改革佛教,除重修梵宇、重订清规外并“化私为公”,将南普陀原来的子孙制,改为十万丛林的选贤制,并依照新订的规约,选出会泉法师为十方丛林的住持。

会泉法师当选南普陀首任住持后,即计划与兴办僧教育,培育佛门弘法人才,他在转逢法师的支持下,创办了“闽南佛学院”,会泉自任院长,聘请常惺法师任副院长,蕙庭法师任主讲。到了1927年,会亲住持任满。当时是北伐时期,一切以军事为第一,会泉法师感于僧寺的危机,须由有力人士的保护,在常惺的推荐下,寺众公举太虚大师继任住持,并兼任佛学院院长。众人并推转逢、转岸及常惺法师三人到上海向太虚大师报告,礼请大师入闽。是年4月29日,太虚大师在南普陀寺行住持进院礼。会泉法师交卸了住持的职务,驻锡泉州的南山寺。

1929年夏,会泉法师在石井慧月精舍,讲 《大乘起信论》,并撰写《大乘起信论科注》l 卷。 1931 年,应承天寺的邀请,讲《楞严经》。冬 10 月,在开元寺弘传戒法,任说戒阿阇黎,戒弟子一千余人,开福建历年来未有之盛事。传戒事毕,翌年,他在虎溪岩设立了一所“楞严学舍”,从学弟子 40 多人。

1933年,这一年会泉法师已60岁,他在万莲寺开办了一所“佛学研究社”,台湾、潮、汕各地来学的学僧60多人。是年冬天,他又创刊了一份《佛教公论月刊》,弘扬佛法。

他64岁的时候,再应南普陀寺众的推举,二度出任南普陀寺住持,这时已接近抗日战争的边缘。未久“八年抗战”开始,后来厦门沦陷,会法师泉避居鼓浪屿。日军特务以他在地方上素为社会钦敬,百般威胁,逼他出任伪职,他坚决不从,乃乘隙登轮到了香港,由香港转轮到了新加坡。初住龙山寺,后来住在转道法师所兴重的光明山普觉寺,过了几个月.他乃赴仰光胡礼佛迹,并乘便游历南洋各地。 67岁时,荷属棉兰的信众请他去讲经,他到苏门答腊住了几个月,为信众讲经,受其感化而皈者甚众。

1940年,太虚大师率团访问东南亚佛教国家及印度、锡兰,回程中途经吉隆坡, 4 月3日抵槟榔屿,这时会泉法师住在槟城天公坛,在极乐寺与大虚见了面。老友重逢,分外欣喜,但在欣喜中也有感慨,因为会泉法师是年已68岁,健降衰退,已不如往昔硬朗了。

1942年农历正月十六日,会泉法师在槟城舍报西归,世寿七十,僧腊五十有一。

会泉法师的著作,有《大乘起信论科注 》、《金刚经讲义》、《阿弥陀经集讲 》、 《普门品讲义》、《佛学常识易知录》等多种。

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佛教的进取思想怎样进取无心无住,圆融无碍

  无心无住,圆融无碍

  什么是“无住”?

  《金刚经》有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所以“无住”是心的“无住”,即无所停住,是相对于心中的“执著”而言的。我们世间之人虽然各种各样,但是却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执著”。他们的心总是处在“停住”的状态中,甚至是一刻也不肯放松。比如有人于执著身体的感觉,身体的一点点不舒服就当成是天大的事情。还有人执著于自己的服装穿戴,生怕有一点点的不靓丽。家庭亲情、名誉地位、饮食用具、财产花费、爱情婚姻等等,这些都可以是我们苦苦执着的东西。而在诸多执著中,最大最直

  接的执着就是“我执”。

  所谓“我执”,就是执著于一个虚无的“我”。“我”是常人进行所谓思想的主体和依托,是起始点和基准点。比如我们一张口往往就是“我”需要什么,“我 ”喜欢什么,“我”厌恶什么,“我”要怎样怎样……“我执”深重的人一切皆以“我 ”为中心,一切都以“我”为度量,一切都以“我”为标准……这样的思维,不是“正”思维,这样的见解跟佛法修行是不相契合的,应该加以改正。

  那么“我”究竟是什么呢?

  我佛释迦牟尼谆谆教导我们说:“五蕴无我”。“我”是空无自性的,在我们心中的“我”其实是“五蕴”所生的一种虚妄的感觉,实际上并不是实相存在。因为“五蕴”都是“因缘所生法”,“凡因缘所生之法,究竟无实体,故谓之空。 ”

  那么,什么是“五蕴”呢?

  五蕴又称为五阴,是指构成我们身心的五种要素——色、受、想、行、识。现在我们一提“色”很多人就认为是指女色,其实不对。在佛教教义里“色”是指一切物质存在,包括我们的身体与物质世界,跟女色之“色”没有什么关系。“受”是受纳的意思,是指人的各种感官与外界发生接触时所产生的感觉,比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或者说是六种器官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接触后所引起的感觉,这些感觉有些是比较舒服的,有些不舒服,或苦或乐,这些感觉就可以统称为“受”。“想”就是基本的想象、思维,包括认识到的影像、概念等。“想”是人类的一个很基本的活动,我们现在一般认为人类是使用头脑来思维的,实际上这种理解并不确切,它应该是人作为一个整体所发生的功能。“行”就是行为,一切思想活动和意志活动都可以叫做“行”。简单讲,“识”就是指我们认识事物的主体。

  五蕴具有虚幻不实的性质,《增一阿含经》就称:“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梦幻”。这就是说我们所处的五蕴如同奔腾的河流,各种感觉纷纭杂乱一起把我们包围,而这些感觉又变幻不休,互相连贯。这样就使得我们生出一颗妄想之心,随着这些感觉而时时刻刻地都在活动跳转,前念未灭,后念又生,念念不断,这样就虚拟出一个好像是实实在在的“我”,其实这个“我 ”所反映的就是虚幻不实的五蕴。

  比如我们现在就可以静下来仔细想一想,到底什么是“我”呢?是现在这个正在思索的“我”,还是刚刚才转过念头的“我”呢?是这个正襟危坐、道貌岸然的是“我”,还是那个脾气暴躁、烦恼无穷的是“我”?如果说肉体是我,那么实际上现代生理学已经证明,我们身体内的所有细胞几个月内就会全部新陈代谢一遍,而随着新陈代谢每时每刻我们的肉体都在发生变化。那么,这个变动不已的肉体怎么能是“我”呢?如果说精神是我,那么,是高兴时候的我是我,还是生气时候的我是我?是悲哀时候的我是我,还是快乐时候的我是我?如果这个“我”是在身体外面,那么为什么我们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够感到它的存在呢?如果这个“我”是在身体里面,那么为什么我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它所在的位置呢?所以,由肉体到心识,我们天天说的这个“我”其实是虚幻不实全不可得的。

  如果我们想通了这个“无我”的道理,那么修行中所遇到的很多很难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没有了“我”就不会起贪心:谁贪?贪什么?为什么贪?没有了“我”就不会起嗔心:谁嗔?嗔什么?为什么嗔?没有了“我”就不会起痴心:谁痴?痴什么?为什么痴?因为“我”已经没有了,还会有什么问题!?

  做到了“无我”,也就基本做到了“无住”。常俗之人有“住”有“我”,所以才有烦恼。人都具有思考的能力,但是由于有“住”有“我”,所以他们往往

  对于自身利益攸关之事作出了过多过滥的无谓思考,这就牢牢地把自己陷在泥淖之中了。更要命的是,人的这种所谓“思考”能力不需要有事实依据,只要凭借自己的想象就可以了。所以人们就像是被桩子拴住的牛一样,越转越紧,始终被许多烦恼痛苦缠缚着,一直到死不得解脱。由于心中起了烦恼,所以即使是在社会上很有地位、很有财富,那些人的生活也是困顿空虚的。由于对心中的烦恼执著不忘,所以那些人所住的即使是华屋大厦也无异于身处监狱,所面对的美酒佳肴也无异于难咽糟糠。

  所谓“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做到“无住”、“无我”,能够使我们减少无谓的妄念,能够使我们保有一颗清净之心、解脱之心、进取之心,使我们直面宇宙人生的真实。这也就是《心经》所说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在修行中,怎样才能做到圆融无碍呢?

迪庆放生公司排名

  要做到圆融无碍,就是要我们在佛法修行中把出世而入世二者互相融合,互为辅弼,既要“高高山顶立”,也要“深深海底行”,潜修于芸芸众生之中而与众生合同,实现修行生活化、生活修行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圆融无碍,处处通达,

  一说到修行,很多人就会想到诵经、坐禅、拜佛等等,总之都是那些专门的形式和法门。诚然,我们不能否定这是修行,但修行二字,包含的范围非常之广。修行修行,就是要修正我们的“行”。五蕴中的“行”实际上包括身、口、意三业之行,即使我们在清规戒律中勉强守住了“身”和“口”,但是我们心中仍然会有各种各样错误的念头不断地升起,这样“意”中的贪、嗔、痴以及各种烦恼,仍然会使得我们不断造作杀、盗、淫等诸业。修行要进步就必须对错误的思想、语言和行为进行全面、彻底的修正,而这种要求是在单一的诵经、坐禅中无法达到的。我们必须把生活中自己身、口、意的一举一动都纳入到修行锻炼的范围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自己的身心里里外外清理得干干净净,身、口、意三业纯纯净净,再无错误。那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自己日常生活的琐事中下手,一点一滴地脚踏实地的修行。许多生活上被轻忽的不良习惯,也要用心把它纠正过来。这样以来,我们的修行就会慢慢的见出实效,我们对身心的改造也会由浅至深、由粗到细,只要是锲而不舍、勤修不懈,那么,我们的起心动念、一举一动也就会越来越纯净无瑕,自然也就圆融无碍、处处通达了。

  通达就是要顺境不喜,逆境不悲,而通达的关键就是要保持“无住”、“无我 ”的状态:不管身处何地,干净也好,肮脏也好;不管任何遭遇,褒扬也好,诟病也好。“无住”则随缘不变;“无我”则不变随缘。当然为了入世就必须与众俯仰,就必须和光同尘,那么大家高兴你就高兴,大家悲伤你就悲伤,但是这时候你面喜而心不喜,面悲而心不悲,只不过是随顺世情而已,你的本心不动,这就是无住无我、圆融无碍。

  如果你真的看明白了,人生其实就是一出戏,而且还你要认认真真的把这出戏演好。别人要你做这些事,虽然你知道它们本来毫无意义,但是你也要高高兴兴去做,鼓鼓掌,握握手,你好你好,幸会幸会……所以善于修行的人到处都可以修行,根本就不用往深山老林里面躲藏。滚滚红尘就是我们最好的清净道场,我们也一样同这些人高高兴兴在一起玩乐,但是我们其实是在修定修慧。如果真正做到了生活修行化,那么修行就是这么简单,这么自然,到处都可以运用自如,圆融无碍。

标签: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