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概说:第一章 序说 第一节 佛教的性格
佛教是起源于古代印度的宗教,但就其宗教的性格而言,既不是原来崇拜唯一神的一神教,也不是祭祀天神地祇等天地自然神的多神教。佛教的母胎,虽为古代印度民族的宗教婆罗门教,却是由于西元前第六世纪的乔答摩佛陀,也就是依据释迦世尊之说而创立的宗教。
佛教的创立者乔答摩,出家做了沙门,经过六年苦行及修习禅定的结果,便成了佛陀(觉者)。这位佛陀,以其自己的体验,说出了缘起法门的实践之时,便获得了很多支持者的皈依,其中进而出家专念于修道的人们,便形成了佛教的集团(僧伽)。因此,遂构成了佛陀、达摩(法)、僧伽的所谓三宝,完成了宗教形态的佛教,便具有社会性了。自然而然地,佛宝即成了信仰佛教的对象,法宝成了此一信仰的内容,僧宝便是信仰佛教者的集团及其继续推展社会的活动。渐渐地,终至发展成为亚洲各民族所皈信的东方宗教。
佛教乃是今日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其和耶稣的基督教,以及穆罕默德的伊斯兰教,同为宗教的伟人之所创立的宗教,但从其宗教的本质而言,和作为神之子的耶稣,以及作为阿拉之使者的穆罕默德那样的一神教,却有根本上的不同处,佛教乃是主张人人皆可成佛的,故为具有泛神教性格的宗教。
善于导化众生出离苦海的——善导大师一、一声佛号,一道光明
善导大师,不详其姓氏里居。唐贞观年间,见西词绰禅师净土九品道场,心中欣喜道:“此真入佛之津要,修行其余法门,迂僻难成。唯此法门,速超生死”。于是勤笃精苦,昼夜礼诵。不久,至长安激发四众(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同修净土。师每入室,则长跪唱佛,非至气力竭绝不休止。师每出外则演说净土法门。胁不至席者(长坐不卧)三十余年。平居护持戒品,纤毫不犯。凡饮食时,好食悉以供众;粗食用以自奉。所有施主所供布匹,都用以书写《阿弥陀经》,前后十万余卷,画净土变相图三百幅。此外,修理营造塔寺,施买香油供佛前之灯以续明。类此功德事,不遗余力。因此道俗从其教化者甚众。其徒有诵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遍者。有日课佛名自一万至十万者不等。其中得念佛三昧(三昧,正定也。一心称念佛名,至心入禅定,称念佛三昧),往生净土的,不计其数。有人问道:“念佛真能生净土吗?”大师曰:“只要你深信切愿去念,决定如你所愿。”于是,师自念佛一声,即有一光明从其口出;十声,即有十光明从其口出;百声,即有百光明从其口出。大师劝世偈,非常有名,其偈云: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
假饶金玉满堂,岂免衰残痛苦。
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
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二、境细心粗,唯当念佛
有人问大师:“何故不令人观想,而但劝人专称念名号?”师答曰:“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心纷乱,精神飞越。观想难成。是以大圣悲怜,但使直劝专心称念名字。何故?正因为称名最易,相续不断即得往生。若能念念相续不断。以一生为期,绝无不往生之理。所谓“十即十生(十人念佛十人往生),百即百生”。何以故?因无外界杂缘干扰,得正念一心不乱故,与佛本愿相应故,顺佛语故,不违经教故。否则,若舍简易专念法门,杂修其他法门,百中希得一、二成就,千中希得三、四成就。何以故?因外界杂缘乱动,全失正念之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经教相违故,不顾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近来所见诸方道(出家)俗(在家),解行备有不同,或专修,或杂修。但使专心一意持念不断,十即十生;而杂修不能至心的,千中无一往生。惟愿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往坐卧,必须厉心克己,昼夜莫废,以一生为期,将来必可成办。前念命终,后念即生。从此长时永劫,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岂不快哉!”大师言毕,又作临终正念文曰:
“凡人临终欲生净土者,须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只是不净恶缘,种种交缠而已。若得舍此秽身,超生净土,受无量法乐(修习佛法而起之乐,此乐从自性生,常任不变。不同凡夫欲乐——从妄想生,无常变苦),解脱生死苦趣,乃是真正称意事。譬如:脱下敝破的衣服,换上珍美的衣服。所以当放下身心一切莫生恋着。才遇有病,便念无常,一心待死。切须叮嘱家人,及问候人,凡来我前者,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闲杂之话,家中长短之事,亦不须软语安慰,祝愿安乐,此皆如虚花,无有实益。
“若病重时,此命将终,亲属不得垂泪哭泣,及发磋叹懊恨声。因为如此会惑乱彼将亡者之心神,令其失掉正念。但教彼记取‘阿弥陀佛’一句圣号,直至气尽。倘得明解净土之人,频来策励,更为大幸。用此法者,决定往生,无稍疑虑也。生死事大,须自家着力始得,一念差错,历劫受苦,谁人可以相代乎?思之思之!勉之勉之!”
善导大师一日忽宣告大众曰:“此身可厌,吾将西归。”乃登寺顶,向西遥祝曰:“愿佛接我,菩萨助我,令我不失正念,得生安养。”言已而逝。唐高宗嘉其神异,赐寺匾额曰mda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