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武汉代放生网 > 城市分站 >

云南哪里适合放生鱼

2023-05-08 08:06 来源:未知

你未经历过的出家生活(56)--佛教徒和穆斯林的交流

 想不到出家后,还有机会清真寺跟阿訇交流。

  跟以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阿訇们很和善,很健谈,口才很好,观察力也很了不起,很愿意交流。

  由此,我觉得,还是宗教之间的交流太少,沟通太少。导致了很多的误解,彼此的隔膜太厚。

  在北京三环的马甸桥下,有个清真寺,被称为马甸清真寺,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安排下,我随侍几位法师去那里参访,寺里的阿訇告诉我们,宗教跟社会政治是紧密联系的,不可能脱离社会,伊斯兰教的鼎盛时期在明朝,追随朱元璋四处征战的几员大将都是回民,包括常遇春等。

  朱元璋登基后,从宗教信仰上也给予了这些大将们巨大的回报,于是造就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兴盛,当时的清真寺有皇家勅建的,也有民间集资兴建的。

  我们参访的马甸清真寺从建筑外形上已完全汉化,完全是一个汉传佛寺的建筑风格,四合院两进院落,正中间是大殿,用于穆斯林礼拜。

  一个年轻的穆斯林刚刚从伊斯兰经学院毕业,在清真寺里工作,伊斯兰经学院的所在地就在北京菜市口附近的牛街,与中国佛学院的所在地著名的佛教寺院法源寺毗邻。

  非常有意思的巧合。

  年轻的穆斯林见到我们也很新奇,他说,对佛教的了解极少,主要都是从影视作品中获得的对佛教的认识,一般都是,江湖上有人打架,打得很厉害,忽然出现了一个僧人,这个人一出手,就把所有人都给震了。

  这是他告诉我们的对佛教的了解。因为时间的关系,能看出他很想把伊斯兰世界的信仰、文化介绍给我们,他见我们在清真寺的会议室里看那些伊斯兰风格的奖牌,于是就从绘画开始讲,他说伊斯兰的绘画艺术很了不起。这一点,我非常相信,以前也接触过,很赞叹,很仰慕。

  年长的阿訇最近刚去了台湾,在台湾看到了电视台里播放的佛教节目,法师在那里讲佛法,主要是讲日常的生活,教导人们如何在生活中处理矛盾,解决内心的痛苦,解决生活中那些尴尬的问题。

  阿訇说,这样的佛教他比较能接受,认为,如果宗教都能这样发展的话,对社会对宗教本身都有好处,而且,也反复强调伊斯兰教是入世的宗教。

  其实,我们对伊斯兰教的了解也是非常之少,如果盘点一下的话,基本上是一些零散的信息,出埃及记、圣经、古兰经、十字军东征、流血的耶路撒冷、中东战争、在那片流淌着牛奶和蜜的土地上被反复撕裂的人类的伤口、圣城麦加、富饶的石油、空中花园、巴比伦河、同治回乱乃至张承志的《心灵史》和书中为读者讲述的哲合忍耶,采访了这个世界最强悍的人的西方女强人卡拉奇和她笔下的穆斯林,还有本拉登,等等。

  出家前,因为有过一段报社工作的经历,因为工作的敏感,对宗教问题能回避则回避,也耳闻目睹了一些同事为此而招惹的麻烦。这一切串起了一个东方青年僧人的对伊斯兰的印象。

  其实这些印象是不完整的,因为,我从来还没有和一位真正的阿訇推心置腹地谈谈彼此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这次见面,我认为是完全可能的,因为我所见到的阿訇,以及听到他们宣讲伊斯兰教义的时候都是很温和、很坦诚。

  彼此不了解,是因为我们做的太少。

  如果,我们不带任何的先入为主的偏见,只是以一个僧人和一个阿訇的交谈,我想是完全可以做到推心置腹、开诚布公的,在彼此的心灵中寻找到契合点。政治套话叫求同存异。

  我,很想去了解一个真正的穆斯林内心的世界,也愿意把一个佛教徒的内心世界展示给他看。

  那这些有什么用处呢?我想,我的师父让我去参与这些活动,应该是有其用意的,具体的也没有能力去做太多的揣测。但是,至少,我是很愿意进行这样的交流。恩师讲过,希望组建一个由出家人组成的团周游世界,去采访人类社会最高级的文化、艺术、信仰、思想,最后形成文字、视频。

  然后把这些介绍给大家,最终留给后人,其实,我觉得宗教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其现世意义,与政治家之间的交流、经济学家之间的交流一样重要,其价值绝不仅仅是宗教上和文化艺术上的,还有可能会取代军人之间的碰撞和交流。

  而且,我们也不知道西方人在这方面做了哪些事情,或者他们期待做哪些事情。我相信,他们在方面已经走得很远。

  曾有一部获奥斯卡奖的美国影片叫《撞车》,这部影片在电影故事的组织上令人耳目一新,影响了后来的数部著名西方电影,包括《巴别塔》(又名通天塔)。

  我相信征服评委的不仅仅是独到而精彩的故事叙述方式,更重要的是影片将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可回避的放在了一起。让人类重新认识、理解、观察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和心灵。

  这些电影我觉得不是偶然产生的,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商业社会催生出来的文化商品。我相信她是西方人思维的产物,是在频繁的宗教对话中产生的作品,参与这个作品的艺术家涉及视觉、音乐、文学、科技、政治、传播、商业等等诸多方面的高手大家,就是他们在影响者西方乃至影响整个世界的主流意识。

  而且,我相信他们的背后有宗教家以及成熟的宗教交流经验。

  他们都认同一个思考结果,那就是“包容”。他们用影片告诉人类,如果我们想获得和平和安宁,唯一的出路就是包容,文化之间的包容,政治之间的包容,信仰之间的包容。

  对个人而言,她的意义在哪里呢?就我所接受的宗教教育来观察,这个意义在于通过与世界的沟通和对话,以宗教工作者和实践者的名言安立的方便,让自己有机会站在整个人类高度去思考问题。就有助于我们在接受信息时能够放下有害的信息,去接受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信息。

  通过信息促进思考,通过思考让自己的内心学会包容,潜移默化地接受包容的生活态度,包容他人和他的缺点。

  当然,我相信学习包容,一定还有很多种方法,但这个方法好像来的比较快,比较迅猛和有意思。但是,这种方式似乎跟传统的学修有差别,我想,法无定法,因人而异。不是一个高低对错的问题。

【生活禅读书会】第二课:关于生活禅几篇文章开示I

老师:这个资料书大家看完了以后,有什么疑问或需要深化的,可以提出来,我们以提问的方式来交流好不好?

学员问:刚才您提到的,我们在日常生活的修行当中,要有一个念头想到这是生命的最后一刻,要拿这个做当下一念的话,是不是也是头上安头的做法?我们是不是时时刻刻都应是如如不动,闲闲自在的,有外在事情的话我们去对应它,没有的话就观照自己的念头,不需要有其他的想法强加于自身,是不是应该这样?

老师:你说的对。是头上安头。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对用功夫不紧切的人,散漫的人,或者浑浑噩噩的人,我们需要提起这样一种方式。那么即使这样提的话,仍然是要把所有的其他不好的念头化解掉,还是要让心里了了分明,什么事情也没有,闲闲自在,这个真正的是跟道相应的一种状态。

学员问:我有时看到一些有修行的法师,让人看到就是感觉特别洒脱自在,就这样一种状态的出现,是不是平时内心就如清风似的?比方说我们外界事物,没有的时候就保持灵明自在,如果有事情的话在去应对呢?我们平常是不是也不应该别没事找事的,思考这思考那,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灵明自在?

老师:这个保持灵明自在,对日常的一切都保持灵明自在,不随它转,这是一个最基础的东西。但是我们连这个东西,如“我要保持灵明自在”,这个东西就“是”,不要立这种观点就对了。如果立了这种观点的话,也是会出问题的。所以德山禅师讲,“汝但无心于事”,也就是你的心里没有事情,心里不装事情,那么这个时候“虚而灵,空而妙”。他也讲了这个意思。

I" TITLE="【生活禅读书会】第二课:关于生活禅几篇文章开示 I" /

老师:我来提问题吧。老和尚讲修行要落实在当下,提出了“修在当下,悟在当下,证在当下,庄严国土在当下,利乐有情在当下”,那我问一下,“证在当下”是什么意思,你们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吗?比如说我现在起烦恼了,请告诉我怎么证?

《“将修行落实于当下”之解读》这篇文章,大家不要当作知识来读,应该多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否则的话,看过了就跟没看过一样。比如我刚才说的这个证在当下,或者是修在当下,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比如说我现在起了一个烦恼,请你告诉我这个时候我应该怎么做,或者你们会怎么做,

首先从见地上把它讲清楚,从用功的原则上把它讲清楚,然后从用功的方法、下手方面把它讲清楚,只有这样弄清楚之后,那么你才真正理解老和尚所说的修在当下,证在当下。

学员:我觉得首先是觉察到烦恼,自觉嘛,觉察怎么升起的烦恼,这样烦恼自然就化解掉了,化解掉了就没有烦恼,也没有可以烦恼的人,这样就证到了。

老师:对,就是这样,就这样,你说的很对,就这样来解决。如果你认为还有一个灵明自在的自性可抓住,你已经落入知见当中了。因为自性是了不可得的,六祖他已经说得很清楚。你还要抓住一个自性,你认为有一个境界,就是自性的本来状态,然后你想安住在上面,这都是妄想。

学员问:那我们平时所说的“见性”的“性”,到底指的是什么?明心见性的“心”和“性”到底有什么差别?

老师:这么说吧,见到心念的空性,然后恒常的,不间断地见到你心念的空性而不被念头所转,能够自主的那样一种东西、那样一种观照和觉照,这就是明心见性。并不是说有一个境界,像很多人说“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了了分明的那个空档”,那个叫自性,并不是说有这个境界让你抓住它,认为这个就是见性,这个要注意。

I" TITLE="【生活禅读书会】第二课:关于生活禅几篇文章开示 I" /

学员问:那古人常有的一种境界就是豁然贯通,还有老和尚常讲的打破黑漆桶到底是指什么?

老师:这个问题等我们学习《六祖坛经》的时候再展开,讲到怎样破初关、重关、牢关

,

怎样见性的问题。但大家一定要注意,明心见性它不是一种境界。如果我们非要用教下的语言来解释的话,我只能跟你这样说:“后天用来观修的始觉之智,跟先天自性本有的妙用它叫做本觉是相应的,是完全相应的”。这个本觉是什么特征呢?

无我,它没有自我的这个我执;无住,它没有执着某一点,没有分别;第三,无疑,没有任何的疑滞,因为怀疑而徘徊疑滞;第四,就是恒常现前,这种平等无分别的觉照是恒常现前。当你后天的这个始觉之智也做到了这一点,跟先天本觉完全相应了,融为一体了,没有间断的时候,这个是见性。所以这种东西它就不是一种境界了,如果非要说的话,它是面对一些境界,它都是清清楚楚的、如如不动的、自足的、自主的、自觉的、自在的,这样一种心态。如果勉强描述就是这样。所以它不是一种境界,有念头它也扫除不执着,没有念头它也不执着,清净的境界它也不执着,染污的境界它同样不排斥,它面对任何一种境界都是平等的、包容的、无住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所以明心见性就是明见心念的空性,这就叫做明心见性。

所以当下一念找到下手处并不难,难就难在把它变成一种稳定的,从有为的变成无为的,从有间断的变成不间断的,从着意变成不需要着意的,然后是永远的在那想赶也赶不走,这个是最难。所以古人讲的很清楚,就是现前一念当中跟你的本觉相应,并不难。

大家看看这个小册子当中我举了两个公案。第一个公案就是范冲居士是宋朝的一个左丞相、士大夫。他是庐山圆通道旻禅师的弟子,他在临退休之前到庐山拜访他的师父道旻禅师,道旻禅师款待他喝茶,喝茶的时候范冲居士喟然长叹,叹了一口气,唉!说老和尚啊,我这一生官也当了,名也有了,但是我已经快老了,唯一遗憾的事情是“去此事稍远”

(

按:此事指悟道解脱

)

,“某行将老矣!堕在金紫行中,去此事稍远”,就是跟修行这件事情、跟解脱这件事隔得太远。大家现在有没有这种感觉,我们是不是跟解脱隔得很远,跟往生隔得很远,我们有没有感觉?有,一定有。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心在二元当中。所以这个问题是范冲代我们问的,我们唯一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吃也吃了,喝也喝了,玩也玩了,而唯一遗憾的是跟我们的自性隔得太远了,跟阿弥陀佛隔得太远了,跟解脱隔得太远了,对吧?那么好了,到底远不远呢?

道旻禅师听到他这句话,马上喊“范冲”,喊他的名字,范冲在这个时候就不假思索回答一句:“弟子在。”道旻禅师马上就回答他:“何远之有啊?”你刚才不还说你同这个事情隔得很远吗

?

你看我喊你一下子,你马上应声回答的话,何远之有啊?你跟你的自性隔得远吗?不远啊

!

那么这里的关键在哪里呢?大家想一想,道旻禅师在喊他的时候,范冲居士应声回答,他在应声回答之前,大家想想,他有没有着意说我现在要把一切东西都放下,好好准备一下子,听老和尚提问题,听老和尚喊我的名字,我再好好地回答他,有没有这种思维分别啊?有没有这种着意啊?没有这些思维,没有这些分别,没有这种着意,他甚至连想都没有想到老和尚会喊他的名字,对不对?换句话说,他当时是不是无心的状态?那无心的状态是不是木头啊?不是木头,为什么不是木头,因为喊他知道回答,所以在这一呼一应之间完全是无心的,完全是不着意,完全无为的状态,但同时又是有觉知的,就在这个无心而照、照而无心的时候,正是自性现前的时候,这就是我们修行的下手处啊

!

我们对这一点好多人信不及啊

!

范冲“言下有省”,但这个时候他还是怀疑,难道就这么近吗?所以他就说“乞师再垂指诲”,请老师再给我指点,这个时候他还不敢相信,他还怀疑,所以道旻禅师马上回答说:“此去洪都有四程”啊,这什么意思呢,庐山到南昌要走四程路程,范冲请他师傅再开示,他就回答说“此去洪都有四程”,从庐山到南昌要走四程路程,这个东西有什么可怀疑的,值得怀疑吗?不值得怀疑,那实际上这句话就是告诉范冲,这就是实打实的事情,有什么怀疑的,但范冲当时以为“此去洪都有四程”里面还有什么大的奥妙在里边,所以他正准备思维这是什么意思的时候,道旻禅师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是整个宗门用功夫的奥秒所在,他说“见即便见,拟思即差”,见性要见当下便见了,你在这里思维寻找的话,当下已经错过了。这个时候范冲终于明白了,原来真的很近,真的很近,大道就真的在眼前。

I" TITLE="【生活禅读书会】第二课:关于生活禅几篇文章开示 I" /

那个下面这个公案也是这样的。吴居厚居士他也去参见庐山道旻禅师,他说我曾经八次到庐山拜访你,每次都想开悟,做一个洒脱自在人,但是我的业障深重,“然未甚洒脱在”,我现在还不洒脱,意思就是我还没有解脱,道旻禅师马上就给他一把扇子,当时夏天嘛,说道:“请搧扇。”吴居士拿着扇子搧,道旻禅师马上就反问:“有甚不洒脱处?”你刚才不是说你不洒脱吗?我把扇子给你,你马上就伸手把扇子接过去了,我叫你搧扇子,你马上就搧扇子了,这当中哪有一丝一毫的障碍啊,有障碍吗?完全没有障碍。当一个人心里没有念头的时候哪有障碍可言啊,那么这个不是洒脱是什么啊?我们之所以不洒脱就是因为我们分别心太多了,就像挑着一担棉花在荆棘林中行走一般。那这个牵拌来自哪里?不是来自外面,是来自我们的妄想分别,那我们当下把妄想分别消解掉的话,那不当下就洒脱了吗?有什么不洒脱的?吴居士听完这个之后,忽然有省,但他这个时候不相信,因为一般人都不会相信,修道难道这么简单?这么简单就能找到下手处?他不相信,所以他说:“便请末后句”,请师父告诉我最后最高上最玄妙的道理,道旻禅师自己搧了两下子,也让吴居士搧了两下子,这个时候吴居士突然说:“亲切

!

亲切

!

”真的是很亲切啊

!

下手处就是这样。

白马归喜禅师是大阳警玄禅师的弟子,他在大阳禅师坐下参了三年,但他心里一直是不安稳,他总认为他没有找到修行的下手处,所以他有一天他来到大阳禅寺丈室里面,没有其他的人,他说师父啊,没有其他的人,你正好给我透露一下子宗门里面如何下手用功夫,能不能告诉我这个秘密,我想我们如果站在六祖跟前,我们也会提出这个问题:“师父啊,你能不能告诉我当下怎么样踏到实处啊?”他当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大阳警玄禅师马上说,好,我就告诉你一个下手处,说完了以后,就坐在半天那里不说话,他答应了说我给你一个下手处,但说完了这句话之后就闭目养神坐在那里,白马归喜禅师听了当时就犯嘀咕,这个和尚好怪啊!我问他修行的下手处,他答应我告诉我,可是现在突然不说话了,究竟是何意

?

云南哪里适合放生鱼

那我们再举一个公案,让大家有一点信心。这个玄沙师备禅师,在福建漳州这个地方传法,他是雪峰义存禅师的弟子,他本来跟雪峰义存禅师是师兄弟嘛!这个人了不得!有一天从北方来了一个出家师父,来到玄沙师备禅师的座下。黄昏的时候,他就跟在玄沙师备禅师后面。在寺院后边旁边的的一个小溪散步。他说:“师父,我是从北方来,走了两个多月,非常辛苦。我到你这儿来,不求别的。我一直找不到修行的下手处。师父,你能不能慈悲,告诉我修行的下手处啊?”他提出这个问题,当时是个春天嘛!刚下过雨,山洪暴涨,溪里的水都满了,潺潺的流水声打在这个石头上,发出咆哮的声音。然后这个时候,玄沙师备禅师就问:“阇梨(对出家人的一种尊称),你闻到(听到)了溪水的声音吗?”然后这个师父就回答说:“我听到了”然后他说:“从这儿入”。就是从这儿下手。

大家想想,当他提出这个问题,玄沙师备禅师问他这个问题,然后他不假思索地说,“我听到了这个声音”。整个这个过程中,他有没有其他妄想?有没有二边分别?没有的。没有二边分别,同时心里又清楚。完全是在无心的时候,他就保持这种觉照。这是什么啊?这就是我们的本觉现前。所以我们修行,就从这儿用功夫啊!

这就涉及到我要谈到的宗门的第二个特征——离心意识用功夫。换句话说,用无住的、平等的觉照用功夫。这是我们宗门用功夫的一个原则。大家注意一下,我们说这个离心意识用功夫是不是让我们像木头一样,不能有任何的念头呢?那不是的。这个心意识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心意识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别、就是取舍。离心意识,意思就是我们不要分别、不要取舍,但同时又保持平等的包容的觉照。在觉照的同时,心里不动,不执著。那么这个是我们宗门用功夫的根本的原则,叫做“离心意识用功夫”。换句话来说,我们在用功夫的时候,有念头不要执着,没有念头的状态也不要执着。不要有任何求的心。心里是一种闲闲的、自在的、灵明的状态。你就这样用功夫。这是我们用功夫的原则,离心意识用功夫。所以我们参话头也好,念佛也好,都贯彻了这样一个精神。(待续)

标签:

 
精彩文章